作者: 中新视频
作者简介: 中国新闻社视频部 我·宝藏账号,你值得拥有!
描述: 近日,位于北京通州的航天育种核心示范基地内,记者看到里面种植有170余个航天新品种农作物,一串串色彩斑斓、大小各异的西红柿密密麻麻垂挂在藤蔓上,粉沙酸甜的航粉高糖、暗红底绿条纹的航彩樱、可剥皮食用的猕猴桃番茄……摘下一颗晶莹剔透的猕猴桃番茄,剥皮后入口酸甜浓郁,果肉似猕猴桃般绵密多汁。 从遨游太空、品种选育到进入市场,水稻、小麦、玉米等主粮作物种子,通常耗时8年左右时间才能培育而成,果蔬等园艺作物则需3到5年的时间。 事实上,航天育种产品早已端上餐桌,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。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航天育种搭载,航天育种产品如今在人们身边比比皆是,只是人们一般关注食品的口感和风味,很少在名称中强调航天育种的作用,目前中国在航天育种方面取得的成果也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。 中国利用航天器载荷余量进行航天育种的公益搭载,不仅更好地发挥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综合效益,航天育种对国家和社会民生的贡献也十分可观。